top of page

親 子 文 章

讀經太棒了!

仁愛國小 鍾松完老師

August 28, 2017

我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帶學生讀經、善行和生命教育,起初只要家長提出質疑,我內心也跟著搖擺;但幾年下來,我現在一定毫不遲疑大聲跟家長說:「讀經太棒了!」

​( 相關文章如復健,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讀經的好處吧!)

翻轉思維:相信自己,每個人都有專長

作者:人間福報出版

August 27, 2017

常常,我到不同的地方分享我的教學經驗。

許多家長、老師聽完之後,常會說:「老師,你講得真好。」「老師,當你的學生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。」......聽著聽著,當然滿心歡喜。然而,當我回到學校,看到其他老師上課的情況,才想到,其實每個老師都有一套專業,又何須羨慕別人的教學方式呢?


阿梅是學校的英文老師,平常身為班級導師的我,沒什麼機會看到科任老師上課。首次入班觀課,只見阿梅老師採全英文上課,說起英文極為自然,完全不用翻譯轉換。課程結束後,我除了讚嘆她的教學方式,也與她閒聊增進英文能力的方法。我想,如果她到國外自助旅行,語言上絕對不成問題,其能力是我遠遠不及的。

 

阿成是我們另一年段的數學老師,上起課來幽默風趣,當天上課,他借用撲克牌的方式,帶領學生認識因數與倍數。我回想自己當年在上這個單元時,只是用傳統的講述法,也幾乎想不到哪些有趣的教學方式,沒想到,觀摩了阿成老師的數學課之後,讓我產生滿滿的靈感。阿成老師說:「他喜歡數學,更喜歡把生活的素材融入課程中。」


幾年前,我在某高中看過一位歷史老師的教學,他把中、外的年代完全結合在一起。我忘了他教的是哪一段歷史,只記得那一堂課,就好像在聽故事一般,讓常常無法連貫歷史背景的我,在那堂課裡如沐春風,讓我打從心裡佩服。能把歷史課說得如此扣人心弦,可不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!


又有一回,我去看某位老師上美術課,該堂課教的是素描。老師在黑板上示範,不到五分鐘的時間,就把桌面上的水果描繪得栩栩如生,包括顏色深淺、陰影、線條、裝飾都恰到好處。繪畫一向是我的罩門,對於會畫圖的人自然崇拜不已,由於我也想學習畫畫,就問了那位老師一些繪畫的技巧,言談間,他順手為我速寫,五分鐘不到,就將我的臉部以漫畫方式呈現出來......

 

我們常說「隔行如隔山」,其實就算同為教師,也真的是「隔科如隔山」。其實,每一個孩子、每一位家長、每一個人,都有自己的專長,只是可能沒有機會突顯出來罷了。


看看我的母親,她常說自己什麼都不會,但我回憶這三十多年來,她會煮飯,每道菜不但飽足了我的胃,也贏得他人的讚賞;她會打掃家裡,讓家裡無時無刻都是一塵不染的環境;她會熱情友善地對待鄰居朋友,家裡常有訪客到訪,也間接影響了我的人際關係。再看看我班上的孩子們,有的專長是具體的,如:書法、籃球、棋藝;有的專長是抽象的、屬於個人性格的,如善解人意、關心同學、善於領導......


其實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,善於運用自己的特點,就是所謂的「專長」。不需羨慕別人的專長,也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,人盡其才,各居其位,適時發揮,就能展現最好的一面

與分數和平共處:父母對孩子合理的期待,是保持淡定的第一步!

作者:時報出版

August 22, 2017

親子關係什麼時候會開始破裂?答案是:小學一年級的第一次期中考!

 

不少在孩子小學前主張「快樂學習」的爸媽一看到孩子拿了九十分的考卷回家,就不由得嘮叨:「這麼簡單也會錯?」;再聽到班上好幾個同學科科一百分,不免又衝口多責備了幾句:「你們班上一堆一百分的,怎麼就沒有你呢?」。若再攤開考卷一看,孩子每一題都會,卻都是粗心出錯,就更火冒三丈了!

 

分數是離間親子關係的殺手

孩子進入學齡後,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要學會健康、正確面對孩子的分數,孩子也沒有學會樂觀進取地與自己的分數和平共處,那麼親子之間便會定時瀰漫著一股緊張壓力。

樂觀、淡定看待分數,絕對不是抱著無所謂的心態。在目前一片推動「翻轉教育」的聲浪中,不少父母錯誤解讀以為從此可以棄成績於不顧,於是不論每一次孩子的測驗結果如何,皆不重視、不檢討、不追究,孩子學習上的瓶頸,當然就無法被偵測,更可能愈積愈多,而再難突破。

另一種相反的態度則是非常嚴正地對待每一次大小考試的成績,只要有一次失 常,就彷彿世界末日,直接連結到非常失敗的自我形象。

 

當孩子的同學說:「他說一定會被妳狠狠揍一頓!」 

小兒子鈞鈞從小一開始,不論大考、小考,一放學,都還沒進門,就會急著跟我報分數;而才坐下來,他就急著拿出考卷告訴我有哪些地方考壞,把考試看成天大的事。
當然,看到不該錯而錯的地方,媽媽我會忍不住連珠炮,有時候看到粗心錯就失掉了十多分,相當氣結,難免嚴加斥責,以為這樣能杜絕鈞鈞的失誤。

有一次期中考剛考完,我在路口值勤交通導護,隔了四公尺,我看到鈞鈞和同學一起走向我,當下那位同學大聲爆料說鈞鈞的數學考得慘爆了,竟口無遮攔道:「鈞鈞說妳一定會狠揍他一頓!」,我當下既錯愕又尷尬。 

接著,我便心不在焉的指揮交通,直想著這胡說八道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? 

然後,一連串小子緊張回報分數的畫面一一閃現,面對自己粗心錯誤卻不知所措的徬徨小臉印現在我的腦際。我這才意識到,兩位哥哥可不曾有過這些反應,倒是鈞鈞,因為是老么,特別黏媽媽,也特別在意媽媽的反應,而我也始終用相同的標準來要求他,造成他得失心頗重,深怕失去媽媽的愛。

我這才大夢初醒,面對得失心如此深重的孩子,可得沉著以對。 

這類過度渲染成敗的孩子特別需要家長的淡然,他們需要一股平衡的力量把他們拉回正確的自我形象,以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,以免壓力過大而身心失衡。

從此,每次鈞鈞要跟我報分數時,我也不特別阻止,就輕描淡寫說:「嗯,好,你先洗手吃點心再說!」 當鈞鈞抱著爛分數一臉頹喪時,我也故意先迴避,並刻意提醒自己平和回應:「你先自己訂正一下,把錯的弄懂就是了,我忙完了再來看喔!」

 

盡力達到的位置,就是最好的位置

我家三小子在讀書方面都不是頂尖菁英,都必須下苦工才能獲得相對應的成績,甚至有時候「一分耕耘,卻得不到一分收獲」。 

大部分的孩子也都屬凡夫俗子,學習過程都逃不出這樣的磨難。因此,我覺醒到有兩件事是父母一定要認真學會的: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,以及,幫助孩子訂定最合情合理的目標。 

有天,九年級的凱凱因模擬考成績起伏不定,擔憂地問我:「麻,如果我該讀的都讀了,最後仍考得不盡理想,該怎麼辦?」 
我回答:「不怎麼辦!阿不然哩?」 

話鋒一轉,我接著說:「但是,要捫心自問,是否問心無愧,真的盡了力?是否針對問題有徹底檢討?有想辦法克服嗎?是否需要協助,也願意敞開心胸一試呢?如果反省自己,確實盡心盡力了,那麼那個結果,對你而言,就是最好的結果。」

「經過無數考試之後,有些人會發現自己很會考試,但有些人卻不見得。很不幸的,在學生時期,人們會把『考試能力』當成最重要的指標。既然你身在其中,那麼這段時間,務實的用功、現實的去磨練一定的『考試能力』是必要的。」 

我接著提點他認清、並接受在考試制度下自己所在的位置:「依照『考試能力』產出的結果,你會被暫時放在一個相對應的位置,不論位置高或低,只要是盡心盡力取得,就是『最好的位置』。因為,那就是在此階段『最適合你的位置』」  

但我也必須讓孩子清楚,這只是個「暫時」的位置:「媽媽同時要告訴你一件幸運的事,那就是離開學校,你會發現『考試能力』只是諸多能力中的一項而已,社會要的,遠超出此單一能力,比如領導力、創新力、溝通力、表達力、合作力、 毅力、靈活度等。」 

「聽到這兒,你可能會鬆了一口氣,但我要說的是,社會要求的能力指標對大多數人而言,反而是更嚴苛的,競爭也更殘酷,到時候每個人的位置,就不是簡簡單單一個『分數』所能決定,而是在社會上真正能適切存活的『生存能力』。」 

「出社會後,我們每個人同樣也會被放在一個相對應的位置,屆時,你依然需要成熟豁達地去面對—只要是盡力達到的,就是最好、也最適合你的位置。」 

 

讓努力的傻勁,變為成功的衝勁

在九年級屢次受到模擬考重挫的二小子凱凱,每次一考完模擬考,臉上總是掛著一抹自然又輕鬆的笑靨,但是卻一次次吐出非常沉重的話語。

第一次模擬考,他跟我說:「馬麻,我考得還好,但不如我自己的預期。」 
第二次模擬考,他則說:「麻,這次考得比上次糟一些!」 
第三次模擬考,他又堆著誠懇地笑容據實以報:「麻,這次是我有史一來考得最糟的一次!」

到了最後一次,不待他開口,我也早就猜得出他的答案,他再次輕鬆自若又直截了當:「麻,其實這次才是最糟的!」 

隨著模擬考成績,我已暗自在心裡不斷調降了凱凱的目標志願,但我從未開口給這孩子任何的要求、打擊、威脅或責罵。不過,這小子每一次考完,似乎絲毫不受任何影響,每天該讀的書沒少讀,該檢討的錯題也很認真地訂正。

有一天,我無意中翻到他做過的數學模擬考題,每個題本上面都有三種筆色,鉛筆、藍色、紅筆,封面都寫著這三種筆色大大的「ok」字樣。 

他跟我解釋道:「我的數學老是考不好,我知道自己不是考試天才型,所以每一個題本都逼自己重做三次!」 

這等傻傻的精神我看在眼裡,著實感動,還有什麼比此更難能可貴? 

家裡三個孩子在學業與考試上都屬於必須辛勤耕耘的「地才」,但是從每次凱凱毫不隱瞞真實成績的自若反應、談笑如常的誠懇表情,我知道我能給三小子學習上最大禮物就是這等堅實的「自信」與「樂觀」。 

人生何處不崎嶇?樂觀與自信,就不會輕易放棄,不放棄,終能累積,能累積,終有所獲。皇天不負苦心人,凱凱最後竟然考進了聲望很不錯的學校。

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

Add some info about this item

August 07, 2016

資料來源:老ㄙㄨ的部落格   http://blog.roodo.com/oldsu0/archives/25366820.html

 

「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」這是我當老師多年,心裡很深刻的感受。

例如:當老師善意的幫孩子影印這學期功課表時,下學期孩子可能會反問老師:「為什麼這學期的功課表沒有印給我們?」但是若我們把它變成好玩的「功課表設計比賽」時,反而能看見許多絢爛的創意併發出來。

也因此,在指導孩子的過程中,我們總要去釐清:哪些事情是孩子本來就應該做、應該學的?或是他們自己做了後,能激發出更多的潛能出來?而哪些又是我們大人非幫他們不可的事情?

這不是一種推諉的心態,判斷點全是圍繞在「孩子是學習的主導者,而我們只是持續維持他們高度學習興趣的協助者」上頭。

在家中也是如此,爸爸媽媽們可千萬別做得太多,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機會:

  • 別幫孩子洗學校餐具,這會剥奪他們養成自律、愛乾淨的生活習慣。

  • 別幫孩子整理書包,這過程是在訓練孩子生活更有條理化。

  • 別幫忙孩子寫功課,也別每天催促孩子去寫功課。這樣孩子永遠也不會也明白寫功課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,當然也學不會有效率的分配讀書時間。

「大人做得太多,孩子反而學得少!」話雖如此,大人們要為孩子做得可多了,但要做的是大人們應該去做的部份:去思考怎樣去引導出孩子的做事能力,與尊重他人、尊重自己的態度。

不出手代替他做事,但要教孩子怎麼做;以及在一旁陪著他們一起做。訓練他們把事情做仔細,教他們如何做事更有效率,也培養出他們對生活的責任感來!

讚美的力量

Add some info about this item

August 07, 2016

兩歲的弟弟愷愷和八歲的姐姐宣宣,正玩得高興。姐姐促狹的故意逗他說道:「愷愷不是乖寶寶!」沒想到小傢伙聽了之後,竟然哭喪著臉,以傷感委屈的語調回應:「姐姐不要這麼說嘛。」表情神態似在抗議又像在請求,童言童語,令人莞薾。

一陣笑鬧過後,孩子們又開心的玩在一起了。望著兩張未諳世事、稚嫩純真的小臉,不禁問:「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虛榮嗎?」尋思了片刻,終於找到答案:不,他們要的不是名聲,而是被讚美!


美國著名心理學家、哲學家──威廉.詹姆斯(William James)指出:「人類本性最深的企圖之一就是期望被人讚美和尊重。」讚美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,它支持人自我肯定、增添信心,進一步引發樂觀進取的熱情,能夠發揮所有的才華與潛能;它幫助人自我實現、增長智慧,更加堅定積極向上的信念,藉以完成全部的理想與抱負。輕輕的讚美如春風化雨,將看到春和景明;柔柔的讚美似冬陽融雪,會照見勃然生機。

人人都需要讚美,從襁褓中的幼兒到暮年裡的老者,沒有人應該被摒除在外。給孩童讚美,他會感受到關愛,賴以快樂的成長;給青少年讚美,他會察覺到鼓勵,藉此日益茁壯;給成年人讚美,他會獲得力量,因而奮發前進;給老年人讚美,他會取得安慰,以便自在的終老。

周遭的事物也該被讚美,因為讚美會形成一個正面的能量場,足以潛移默化、改變結果。給河水讚美,解析後你會看見美麗的結晶;給玉蘭花讚美,十天後你仍會聞到淡雅的清香。讚美燦爛的陽光,你會看到繁花爭奇鬥豔、草木欣欣向榮;讚美綿綿的細雨,你會得到清新舒爽的環境、純淨平靜的心境。讚美經過努力卻得到失敗的親人,他會再接再厲、力行不輟;讚美全心付出卻未獲回報的朋友,他會繼續奮鬥、不計得失;讚美識或不識的有情眾生,為這苦的人生注入甜的滋味。

讚美是一份禮物,要出自真心並且適時適量,才能彰顯其價值。身處東方社會儒家文化圈的我們,從小就被教導舉止需穩重端莊,情感要含蓄內斂,因此大多數人不擅長給予讚美,也不習慣接受讚美,這是需要學習的課題。就從當下開始吧,以靈敏之眼、智慧之心去發現生活中的良善,繼而化為輕柔的話語,由衷的讚美,這世界肯定會有所不同!

管小孩,只有獎懲並不夠

Add some info about this item

August 07, 2016

親子天下特刊

作者: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助理教授 周育如

談到有效的管教,父母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「到底用什麼方法可以立即讓孩子聽我的話,讓孩子乖乖去做。」當孩子能夠立即順從,似乎就是管教成功。事實上,管教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一個長期的、幫助孩子可以信任父母的歷程,因為信任,所以孩子對於父母給予的建議,願意順服。

小孩之所以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,有兩個理由:一是親子互動的過程中,建立出對父母的信任感。他知道父母給他的建議確實是經過考量,而且是他目前經驗所不能及。二是當孩子願意順服父母的意見,當中帶著理解,他知道父母為什麼要他這麼做,而且他有責任也應該這麼做。

在這兩個前提下,有效的管教是一個必須長期努力才能達到的結果。透過一定程度的行為獎懲,也許暫時可以讓孩子立即聽從,卻不見得能夠內化成為長期的管教成效。要達成管教的長期效益,父母可以朝兩個方向努力:認知上給予規則的教導、情感上給予體驗。

只有認知的規則教導,沒有情感經驗的涉入,道理都懂,但行為上做不到,因為認知和行為之間存在落差。就像父母這一代的公民與道德學了一大堆,即使考了一百分,也不代表不說謊、不犯罪。

策略1  規則的教導 - 先讓孩子知道什麼事不該做

面對孩子的行為,現代父母經常出現兩個極端,一是過度自由派,另一種是過度要求派。

過度自由派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任何行為都很可愛,即使他亂發脾氣,或搶了別人的玩具。這類父母認為,這些行為是孩子發展上的必然現象,理應尊重,讓其自主發展。但是,年幼的孩子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紀律教導及社會化的引導。過度放任並不代表尊重小孩,而是父母沒有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,扮演該有的引導及約束角色。

 

而過度要求派的家長則希望,孩子的行為能照他所期望的方式表現,例如要有禮貌、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……等,甚至容易泛道德化,認為孩子理所當然該具備好品格,所以在行為上有許多的約束。這類家長認為自己的期待很合理,希望自己講了一番大道理給孩子聽之後,孩子就能出現正向的行為。

 

殊不知「講道理」本身就是管教上的迷思,尤其是愈年幼的孩子,父母希望透過講完道理,孩子就能明白為什麼要守規矩的道理,進而做到。這是不切實際也不合理的期待,隱含著對幼兒發展過程、對規則的理解、對行為教導上的許多誤解。

 

父母需要釐清一個觀念,在零到六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父母扮演照顧者、玩伴,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,孩子社會化過程中關鍵的引導者與教導者。每個社會對何謂恰當的行為有一定的期待,父母必須幫助孩子在滿足自己需求的過程中,又能夠符合社會的期待,這是孩子必須透過刻意的學習而來。

 

年幼的孩子經驗不足,出現了成人覺得不該發生的行為時,很多時候是因為小孩根本不知道這是不應該做的事,所以規則的學習很重要。如果沒有教導,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就處罰他,則是所謂「不教而殺謂之虐」。孩子不是故意違反規則,而是因為他不知道這件事不能做。

 

例如小小孩看到別人的東西很喜歡也很想要,就隨手拿走了。做這件事時,他心裡不會想到「我偷東西」,他想的是「我喜歡,所以我拿走」。如果父母在這時給予非常嚴厲的斥責,並指責他偷東西是不對的,過度道德化的結果,孩子除了感受到恐懼,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錯什麼事情。

但是經過物權概念的規則教導,告訴孩子,別人的東西我們不可以拿,什麼東西是自己的,什麼東西是別人的,別人的東西要拿之前必須問過人家。如果有經過這樣的教導,孩子在認知上大概就能理解物權的概念,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,小孩想再拿別人的東西,父母就要提醒他:這是不對的。

在認知層面的規則教導,可以透過童書、機會教育來達成。繪本和圖畫書是很好的規則教導媒介,現在有很多傳達小小品格的童書,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,父母可以透過「故事」讓孩子知道規則。

生活中也有很多機會教育的時機,例如帶孩子去餐廳,有其他小孩大呼小叫,或是去便利商店看到小孩為了買玩具躺在地上撒潑,父母可以趁機告訴孩子:「剛剛那位小朋友的行為,媽媽覺得……因為……」

認知上的教導還需要「帶著孩子一起做」。父母希望孩子學刷牙,那就先示範一次給他看,並且一遍又一遍的帶著他一起刷。

期待孩子收玩具,就一次又一次的帶著他一起分類、收納。不需要一直口頭訓誡:刷牙很重要,不然蛀牙的話,牙齒會爛光光。幼兒連牙齒都還沒有長齊,一口爛牙對他們來說是無法體會的經驗。

帶著孩子一起做,小孩才能從中習得知識與經驗,愈小的孩子,行為要被建立,一定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練習。

下了這些功夫,至少做到了認知上的規則教導,孩子開始對於社會上的規範,就會有一些認識。

策略2  情感的涉入 - 用同理心讓孩子分別對錯

只有規則的教導,孩子也許知道這件事不該做,但是在行為上不一定能做得到,這是因為動機面的教導還需要同理心的涉入。例如A小孩看見旁邊的B小孩有餅乾,A很想吃,但B就是不請他吃。

於是A趁著B不在的時候偷吃了餅乾。在實驗時,我們問A小朋友,偷吃餅乾對不對?A知道這是不對的行為。再問A小孩,偷吃餅乾是什麼感覺?他會回答:很快樂。

A幼兒的思維是:「除非我偷吃餅乾的時候有人在場,那麼我會被處罰。否則,雖然我明知道這是不對的事,可是我很想吃,我還是拿餅乾來吃。而且餅乾很好吃,我吃到餅乾覺得很快樂。」

A幼兒也許沒有「自己的餅乾被偷吃」的情感經驗,所以他無法同理B小孩的餅乾被偷吃的心情。四到六歲間,孩子的道德情緒開始萌芽,對別人的處境會有一些同理心,這個時候家長在管教時,就可以進行情感的涉入。

例如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,還不小心弄壞,對方哭了,父母可以告訴孩子:「你把他心愛的玩具拿走了,還弄壞,他很難過,所以哭了。」有了同理心的情感教導,幾次之後,孩子在面對誘惑情境時,認知上知道這件事不該做,情感上也會有罪咎感,才有辦法真正自我抑制不當的行為出現。

三歲以前的孩子,在認知上無法理解規則,但情感的經驗仍然可以進行。當孩子出現父母認為的不當行為,不論是亂丟東西,或是亂跑、尖叫……最好的方式是「從後方緊緊抱住」幼兒,並在孩子身邊輕聲而嚴肅的說:「不可以……」同時「帶離現場」。

透過身體的感受過程,年幼的孩子會知道,父母是要制止他的行為,同時也可以學會「只要我聽從,我就不會被帶離遊戲的現場。」這比用口頭講的來得有效果。

策略3  好行為的增強-給孩子言之有物的讚美

當認知教導及情感體驗都運用了之後,孩子出現了好行為,父母要運用一些獎勵增強孩子的好行為。零到六歲是孩子的行為建立期,行為的增強物有原級增強、次級增強及社會性增強,方式有連續增強及間歇增強。

孩子喜歡什麼食物,我們就給他吃什麼,孩子立刻得到他要的增強,這是原級增強。給他錢或星星貼紙則是次級增強物,但接下來必須要使用社會性增強,我認為讚美是最佳的行為增強物。

給糖果等物質性的獎勵,對孩子來說,是一時的感官滿足,但好行為獲得父母的稱讚,孩子會有驕傲的感覺,是一種自尊感。

讚美他是個好孩子,這個標籤是貼在他這個人身上,代表他是一個很好的人,可以培養孩子以自己為榮的榮譽感。

不過,讚美必須言之有物,不是隨意的亂讚美,空泛的讚美「你好棒」,時間久了,孩子容易自我感覺良好。言之有物的讚美是「即時」、「具體」。

例如孩子畫了一幅畫,父母稱讚他畫得很棒,這是不具意義的讚美。

有意義的讚美是告訴他,顏色用得很漂亮,或是線條構圖很有創意;或是也可以讚美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很專注,強調他的學習態度值得稱許。

透過連續增強建立起行為後,爸媽可以再運用間歇增強,讓孩子的行為得以維持,直到成為孩子內在能力的一部分。

不少家長期待,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可以學會規矩,事實上,管教的權利拉回家庭,教出自律小孩的效果最好。一方面是老師不一定採取最適合你家孩子的教導方法,二來是因為老師在孩子心中仍是權威的代表,團體中又有同儕壓力,孩子因為害怕威權而在當下服從。但父母必須思考的是,如果管教必須倚賴老師在場,那孩子離開學校之後的生活,父母該怎麼辦?

如果管教是自己下功夫經營得來的,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就是非常正面而且親近,同時願意順服父母。

因為透過一次次的學習經驗,孩子會知道父母是在幫助他,不是找他麻煩,同時明白,父母的要求顯然有道理。

1 / 1

Please reload

bottom of page